桐城视点龙眠街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龙眠街道位于桐城市区东北部,街域面积65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7个社区,常住人口8万多人。京九铁路、国道贯穿全境,路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距离合肥、安庆车程1个小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一、街道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街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立足区位优势,突出发展主题,坚持“生态立街、文化兴街、工业强街、商贸富街”的发展思路,以“党建+”的模式,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取得了心齐业兴的显著成效。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形势,街道上下紧扣发展第一要务,聚力实现工业经济、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发展扩量提质。年以来经济发展平稳上升,其中年规上工业产值约19.8亿元,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9.76亿元,完成社会固定投资2.4亿元。企业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永生公司先后获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申达包装连续三年实现高速增长。龙眠山食品公司完成“新三板”上市二阶段工作。文茶发展公司、忽皮岭茶叶等茶叶企业,均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街道成立了3个招商团,积极赴全国各地开展自主招商。由于无工业用地可供,街道结合自身实际,采取“驻外招商”“飞地招商”等方式,签约工业项目“飞地落户”桐城经开区。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1万元,完成全年任务.6%。新落户招商项目3个(其中亿元项目已有2个进入省平台),签约项目1个,计划总投资1.1亿元。年1-10月份龙眠街道新落户招商项目1个,1-10月份已入省平台项目2个。新投产项目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占全年任务(万元).58%,在谈项目3个。

(三)城市建设持续推进。街道坚持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基础、抓重点,聚力提升城乡颜值品质。王墩棚户区一、二期工程、王墩南山路安置小区、车站路安置小区、居巢路安置小区、东盛棚户区六个小区建成;中一路菜市场、停车场建成投入使用;完成房屋征收余户;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实现全覆盖,对无人管理小区增划停车位个、安装楼道灯,助力全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村路网建设,先后累计实施村村通、较大自然村庄通达、扩面延伸以及“一事一议”、水库移民等工程公里。农村“三变”改革稳步推进,街道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30万元。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成效明显,双溪村获评“全国文明生态村庄”。

(四)创新基层治理模式。高标准建成街、村两级综治中心,深入实施“六大行动”;用好用活“文都e家”网,创新“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矛盾纠纷、信访隐患有力化解,排查调处矛盾纠纷起,调解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核查办理涉黑涉恶案件线索20起。“1+5+N”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扎实开展,整改各类隐患个,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二、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龙眠街道属典型的工农交错、新老城区并存的城乡结合地带。按照地理位置和区域功能可以分为三大板块:主城区、城市近郊、纯山区。因为要素资源禀赋的不同,如何统筹城乡融合发展还处在探索中,就现有的功能区来说,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少。突出表现在:一是用地指标已经成为重点项目落地建设的重要瓶颈。随着街道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用地的需求增长也加快,而土地资源又十分有限,导致产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小。发展经济与供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可持续发展。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龙眠街道的工业基础雄厚,但近年来因为桐城经开区扩容和布局调整的需要,工业经济在街域经济发展中日渐萎缩,房地产业新军突起,对税收的贡献率太高,甚至高到70%。第三产业发展霸主地位日益明显。三是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以农业为基础的三产融合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带动。发展都市近郊农业的呼声很高,但实施有难度。四是山区四个村因地处水源地、公益林保护区,很多项目无法实施,发展旅游业的步伐受限。五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问题挑战不少。街道现有大部分企业基本属中小型企业,环评和资金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对街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新作为,必须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下一步,龙眠街道将紧紧围绕“美丽文都、幸福龙眠”这一目标,坚持“严”字当头抓党建,“实”字打底谋发展,坚决对标对表,“五抓五促”见行动,推动街道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抓党建工作,促基层基础持续加强。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新常态,街道探索建立“党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街道各项工作中的龙头引领作用。不断拓宽党建工作思路,进一步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持续加强基层基础。

(二)抓实体经济,促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一个区域的发展,最坚实的基础就是强大的实体经济。只有实体经济强大了,才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方式。龙眠街道将大力实施“工业强街”战略,力促实体经济“实”起来,让发展质量“高”起来。

(三)抓项目建设,促经济升级发展新引擎打造成形。

招商引资为第一号工程。今后,街道继续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建设一支认清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懂业务的精干招商队伍,鼓励街道机关干部、辖区企业和居民大力宣传招商引资政策,在辖区形成浓厚的招商氛围。瞄准上海、浙江等热点区域,积极寻访和拜访相关招商引资中介机构,采取全程服务、跟踪服务、主动服务的方法,紧盯行业龙头、重点企业,围绕企业和项目单位需求,提供更加扎实的政府服务和社会服务,不遗余力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品质;立足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让企业在龙眠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

(四)抓“三变”改革,促乡村振兴步伐加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龙眠街道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同时,立足当前,积极谋划乡村发展新思路,做好乡村振兴战略大文章。街道成立“三变”改革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并领会改革的内容实质,全面部署并逐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工作。街道结合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对村组级的集体资产进行清查登记,形成台账,划分可变资源资产,对各村居财政投入资金形成的资产进行梳理登记形成台账,理清可变的资产及资金。融合“旅游+三变”,提高群众收入,力争走出一条“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之路。

(五)抓文明创建,促街道形象大提升。在文明创建工作推进中,街道一直并将继续坚持“以创促建、重在建设、注重长效、惠及百姓”的原则,积极开展富有龙眠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街道积极落实各级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多形式大力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首创首成后,继续携手广大居民齐心参与“守创守成”,拧紧一股绳,建设更加文明美好幸福和谐的新龙眠。(陈辉)

来源:桐城V视

END

◆调整!年1月20日零时起,桐城高铁或将直达南京、上海、杭州等地!◆限塑令前夜,塑料之乡桐城“荒”了?◆看桐城

今天!桐城驶入高铁时代!京港高铁合安段今日开通运营

桐·享精彩,城·邀天下!

传播乡友动态,推动交流整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删

投稿邮箱coolqs

foxmai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zy/40335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