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规则7选5
投票截止时间均为年4月13日24时整
事迹展示
1王古明事迹
王古明。男,汉族年生、中专学历,桐城市金龟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王古明同志自年投入金龟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来,身先士卒,以自己的专业优势,务实创新,在短短的几年中,使杂草丛生荒凉的龟山变成青山绿水,景色怡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自己经营的民庆工程机械为地方的水利兴修及乡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年的洪水时为家乡送大米,积极配合草原村解救被控村民。现在为了响应镇府号召,发展农村三变,积极筹集资金带动村民发展金果林、采摘园等其他农业化道路。
2王忠平事迹王忠平,男,年7月出生,48岁,中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杨头村有机茶合作社理事长。
年,王忠平创办了桐城市杨头有机茶合作社,他被推举为理事长。带动户群众入社增收。通过引导有机绿色种植,合作社茶叶先后荣获“中茶杯”和“国饮杯”一等奖,合作社也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中国十大茶叶专业合作社”等荣誉称号,年被农业部授予国家级示范社。年成功加盟为安徽“国礼徽茶”成员单位。王忠平也连续两届被选举为安庆市人大代表、桐城市人大代表。该同志同时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在防汛救灾、信访维稳等工作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朱晓琴事迹朱晓琴,女,年3月出生,现年51岁,在职高中学历,中国共产党员,现任安徽省桐城市唐湾镇苗尖寨乡村旅游合作社法人代表及中共桐城市景汇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的党支书记。曾多次获得“桐城市年度经济新闻人物”“年度先进工作者”“年度先进工作者”“年第一季度助人为乐类的桐城好人”“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年当选唐湾镇唐湾村妇联第一届执行委员”
她是一位对待事永远的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对待人永远也是以礼相待感恩怀德的领头人。她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依据特有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引导苗尖寨的乡亲们带动特色农业,经济果林,农产品精加工,红色旅游,健康养身。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让当地百姓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4周同事迹周同,男,年8月生,年6月份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共青团员,现在为桐城市冉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年被评为桐城市“十大创业青年”。周同大学毕业后便回乡创业,从合肥大圩学习葡萄种植技术,先后在桐城市文昌街道官桥村和交通村发展鲜食葡萄种植,所生产的“冉香”牌葡萄深受广大市民朋友的追捧。周同一直遵守“以人为本,以农为本”的遵旨,坚持绿色种植,坚持创新发展,坚持以质量求生存,逐步实现生态种植模式,实现产业的综合发展,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
5金少清事迹金少清,男,年7月出生,中专学历,群众,现任桐城市双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年当选为桐城市政协委员;年被评为桐城市十佳创业青年;年被评为桐城市科协带头人。年,他舍弃数十万年薪,从安吉回乡,成立了桐城市双创白茶公司,致力白茶开发。公司推行“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雇佣当地25户贫困户86人在基地就业,组织7户贫困户通过小额信贷参与入股,按入股额给予分红。同时,同时积极利用在外人脉资源优势,年,又引进安吉芳羽白茶公司到桐城投资1.6亿元建设小花白茶生态观光园项目,带动山区贫困户致富。
6杨爱武事迹
杨爱武事迹
杨爱武从年起流转耕地从事农作物规模化种植,10多年来流转规模达到亩,累计投资20多万元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投资50多万元购置大型机械5台套,建立育秧工厂1座,晒场多平方米,钢构车间多平方米,基本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10多年来,杨爱武凭借自己的一份执着,处处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走科技发展创新之路,用科学转观念,改思路,水稻生产实行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模式,选用高产和优质品种,采用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实行工厂化育秧、秸秆综合利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调整生产结构,一年一个台阶,成为双港镇小有名气的农民技术员。
10多年来,走示范引领、共同致富之路,示范带动周围20多个种粮大户应用“三大技术”降本增效,每年支付工人工资20多万元帮助贫困,解决实际困难,提高收入,摆脱贫困。
7戴双杰事迹
戴双杰,女,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中专学历,现任桐城市双福家庭农场总经理。
戴双杰于年创立桐城市双褔家庭农场,从事种、养殖业,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被评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桐城市三八红旗集体及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同时,她积极帮助周边贫困户养鸡,传授技术,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13、14、16年荣获桐城市“致富女能手”称号,年荣获桐城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编辑:李海波排版:李海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