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小花兰花香型背后的秘密

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dy/210716/9192406.html

桐城小花兰花香型成因

桐城小花以其醇厚鲜爽的滋味,清新、鲜爽持久的兰花香型,赢得了消费者的厚爱。桐城人用品尝有无兰香鉴别小花茶的真伪,兰香的浓淡鉴定小花茶品质的优劣。该茶枝叶相连,形似兰花,加上冲泡后,一缕浓浓的兰花香直扑心脾,形似加神似,该是“小花”得此芳名的原由。对小花兰香的形成也引发了许多思考与猜想,本文将从品种、环境条件、栽培管理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兰花香型与品种的关系

桐城小花茶兰花香与茶叶的内质呈正相关,兰花香气越浓,越持久,小花茶的滋味也越浓醇,鲜爽。内质受品种的内含成份影响,见表。氨基酸含量高,滋味鲜醇度高,香气也好;但氨基酸含量与兰花香型不成正相关。

茶叶质检中心,年测评应该说,一茶叶化学成份是构成内在品质的基础物质,其优劣,除取决于含氮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等含量外,更重要的是这些成份的高度适量适比,协调组合。

二、兰花香型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生态因子(气温、水分、光照、土壤)适宜是激活具有兰花香型品种基因的外因条件。

1、气温

从品质上讲,15℃以下的日平均气温,有利于优质名茶的主要成份氨基酸的积累,含氮芳香物增多,茶汤滋味浓,香气高;山区昼夜温差大,加上不采夏秋茶,真正采摘时间仅一个月,茶树积累的养分多。

2、水分

茶树生长需要丰富的雨量及较高的空气湿度,水份充足,叶片含水量增加,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都有提高,多酚类中的儿茶素量减少,有利于保持茶叶的持嫩性,滋味鲜醇,汤色明亮。

3、光照

茶树是耐荫性物种,据研究,遮荫后水古茶中的香气总量大增,在漫射光中茶树对波长较短的兰紫光吸收增加,光谱有利于芳香物质的合成。

4、土壤

据桐城土壤普查资料分析,桐城山区土壤属麻石黄棕壤,母质为花岗片麻岩发展而成,PH值为5.0—5.7,沙质壤土,通气较好,山区林木繁茂,枯枝落叶腐烂成为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如中义乡杨头村最高有机质含量达10.54%,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和兰香的形成。

三、兰花香型与栽培管理的关系

桐城小花兰香型与栽培管理不无关系。桐城山区茶园管理仍沿用传统的模式,春茶结束后进行一次修剪,农历6—7月进行一次深耕,砍埋青槎,8~9月施饼肥和农家肥,不施化肥,加上山区气温低,茶棵坡地种植呈立体状,通风条件好,不发生病虫害,不喷农药,茶园管理基本符合有机茶栽培管理要求。

茶叶产量相对于施化肥,强管理的茶园要低,采摘期要迟。而施化肥,间作油菜、豆类作物的茶园,失去兰花香型。传统管理模式保证了茶叶兰香型的内在品质。销售价格能弥补产量低的损失,更重要是保证了品牌赢得了市场。

桐城小花茶兰花香的形成是上述三个方面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作用和影响力的大小不尽一致。

第一,要有带兰花香型基因的品种,没有品种内因,无论环境因子如何优越,不能合成兰花香型的物质;

第二,要有优越环境因子,适宜的气温、充足的光照和水分都是激活具有兰花香型品种基因的外在条件;

第三,栽培条件也是原因之一,山间兰花香气的熏陶促成兰花香型物质的合成,传统的栽培管理模式对内质和香型有正面影响和培养。

参考资料:茶业通报..24(3),12—14《桐城小花兰花香型成因探讨》王更生

文章来源:桐城市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xs/40360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