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龙眠桐城文庙修复轶事

桐城文庙,始建于元延祐初年,原址在桐溪桥东,元末毁于战火,明洪武初年,知县瞿那海移建于今址。明清两朝屡遭兵火,损毁严重,共修葺19次。20世纪80年代初,桐城文庙的再次修复,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摒弃“左”的思维,正确认识桐城文庙的文物价值和对桐城文化的象征意义,进行了第20次修复。

  年3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建专家张驭寰教授来到桐城考察古建筑,当他来到桐城文庙,不禁被大成殿精美的建筑结构惊呆了!张驭寰教授指出:“大成殿八角形斗拱、异形拱,其间每垛采用45度斜拱,这是辽金以来45度斜拱之延续,这一保留古代传统手法的建筑特征,在清代建筑中是罕见的……”

  张驭寰教授建议省、县文物部门拨款对桐城文庙进行修复。

  文庙的修复工作由此被提上了日程。

  4月12日,桐城县人民政府发布“桐政字号”文件,公布“桐城文庙”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月11日,县文物管理所、安庆行署文化局派专人赴省文物局汇报桐城文庙修复事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物局局长洪沛、文博处长朱世力、副处长曹建昭、李晖等领导一致同意修复桐城文庙,第二天即批复了《关于桐城文庙问题的请示报告》,并拨给维修经费3万元。

  8月22日,省考古研究所保护部方咸达副主任来文庙勘察,同时制定了《桐城文庙全面维修的初步方案》,拟定了经费预算:.88元,木材90立方米。"

  文庙的修复工作虽然启动,却由于县文管所人员少、业务忙,文庙住户的搬迁难以落实,因而迟迟无法动工,文庙的修复工作暂时搁浅。

  桐城文庙可谓是历尽沧桑,历史上兵乱、火灾、水毁等天灾人祸频发,经历的十九次损毁与修复便是见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桐城县人民政府曾设于文庙,大成殿、东西两庑等成为办公室,继而县直机关的十一个单位和部门,四十一户人家搬进了文庙,在启动第二十次修复之时,就连时任县委副书记的江锦华同志也住在土神祠里面。年8月,文庙门楼和棂星门被拆除,兴建成了种子公司仓库。年,县农业局在大殿前月台上,为了改善职工住房兴建了八间宿舍。大成殿先后被改作礼堂、仓库、食堂和保管室,屋脊上的鳌鱼、屋角套兽、檐角风铎均毁于“文化大革命”。文庙里鸡飞狗跳,污水横流,斯文扫地。

  为了尽快修复文庙,年4月11日,桐城县编制委员会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发出“桐编字号文件”,公布“桐城县文物管理所”更名为“桐城县博物馆”。

  然而,谁来担任馆长?谁能担起修复文庙大任?却让领导们思虑了好久。一天,县文化馆第一副馆长朱东云同志被叫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宜斌的办公室。王部长见到朱东云时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东云同志,知道请你来干什么嘛?”朱东云睁大眼睛,看着王宜斌部长似乎在寻找答案。

  王部长不紧不慢地说:“找你来,是让你啃硬骨头!咱们博物馆刚成立,文庙又修复在即,面临的最难工作是搬迁,最缺的就是钱!这是一场硬仗,需要一位能力强,有拼摶精神的同志来主持这项工作,所以,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任命你为博物馆馆长,目的就是要你去闯、去干、去坚决完成任务!”

  朱东云半天没作声。他知道,新成立的博物馆事头多,全县那么多地表、地下文物要普查,那么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保护,但他更知道文庙修复工作是一场硬仗要打!朱东云是20世纪50年代初参加工作的老同志,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在桐城五七大学担任副校长九年,那也是创业的九年,苦干实干的九年,后来调到文化馆担任第一副馆长,对文化工作驾轻就熟……

  王部长热切地目光注视着他,说:“怎么样?”朱东云嘿嘿地笑了,说:“我能行吗?”

  王宜斌部长拍拍他的肩膀,说:“行!你一定行!”县文化局也指示,博物馆建馆后,主要精力要放到文庙的修复工作上。

  朱东云馆长走马上任了。他只有两个兵,一个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王胜,另外一位是从县剧团调来的江道平。

  7月15日,第八十一次县长办公会议召开,专门研究桐城文庙住户的搬迁问题,并作出五项决议,报请县委常委讨论。7月21日,县委常委召开会议,讨论并同意第八十一次县长办公会议“关于迅速搬迁文庙住户”的五项决议,要求“谁家的孩子谁抱走”,一定要在三年之内,将住户和机关搬迁完毕。会议结束的当天下午,朱东云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文庙转了一圈。

  不转不知道,这一转,还真是吓一跳!文庙里住了四十一户人家,上有八九十岁的老人,下有一两岁的孩子,牵涉县直属机关十一家单位,十多名科局长,有的住户已经住了十多年了。

  朱东云馆长在大成殿里看了看,当时正值下午,是县政府食堂最忙碌的时候,淘米洗菜,准备晚餐,这个供应近百号机关干部餐饮的食堂,是桐城那时最大最忙的职工食堂。污水顺着大成殿的墙根流入院子,丢弃的垃圾随处可见,潮湿、阴暗、蚊蝇滋生,气味难闻,大成殿的立柱和墙体被严重腐蚀,部分墙体已经坍塌,情况十分严重。

  在东西两庑走一走,一群散养的鸡鸭见到陌生人,突然地惊叫,并飞了起来,一时鸡鸣犬吠,让朱东云着实乱了手脚,不知所措!在两庑中间,还有猪圈,大院里猪粪鸡屎遍地,无处下脚。在角落里还辟有小片的菜地,俨然是来到了某个农村的一角。

  在文庙的土神祠,朱东云馆长遇到了县委副书记江锦华。江书记就住在其中的一间屋子里。他拉着朱东云馆长的手,说:“老朱啊!你要啃的可是一块硬骨头啊!这么多住户要搬出去,不只是要磨破嘴皮,可能你得准备掉层皮!我是县委副书记,明天我带头第一个搬!县委、县政府支持你,不要怕,大胆地干吧!”

  朱东云馆长紧紧握住江书记的手,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7月31日,县政府发出桐政字号文件《关于迅速搬迁文庙住户的通知》。8月8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宜斌、副县长胡先泽主持召开住户十一个单位负责人会议,要求督促文庙住户遵照县政府通知,分期分批迁出。

  朱东云将搬迁告示贴在院子里,他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希望住户们支持和理解搬迁。但是很多人就是不理解,不支持,更不配合。甚至见到他时“砰”的一声将门关上,将他拒之门外。

  朱东云馆长很无奈,但搬迁是必须进行到底的。他一次又一次地找那些住户们,最蛮横不讲理的是县工商局的一个住户,此人在状元桥上盖了一间小平房,动不动就撒泼,揪住朱东云的衣领,要他滚出去!再不然就威胁朱东云,说自己是孤家寡人一个,要有三长两短的,就得由朱东云负全部责任。朱东云不为所动,软磨硬泡,天天和此人较劲,他一天一趟跑工商局,要求单位支持工作。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朱东云馆长的努力下,终于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把四十一户住户搬走了。朱东云望着空荡荡的文庙,将所有的委屈都化作浮云,他逢人就说:“我完成领导交给我的搬迁任务了!”

潮涌龙眠

改革开放四十年

《潮涌龙眠—致敬桐城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史专辑由桐城市政协组织部分文史委员和相关人员共同撰写编纂而成,全书录文32篇,分为城市发展、经济创新、文化教科、服务保障、遗闻轶事五个部分,并附有桐城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该文史专辑对四十年来桐城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进行系统回顾,以史鉴今,以启后人,识见卓越,意义非凡。

潮涌龙眠《孔城老街修复始末》岁月留痕:通宵达旦学二胡袁驮种树春种椿树潮涌龙眠《寻找失踪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潮涌龙眠《桐城推销员平反正名纪实》乡村小卖店变奏曲儿时的年味

妈妈做的米糖陈素素:灶火冬天,到桐城来看雪龙眠双溪村金鸡地张英墓散乱在时光里的影像固定电话,一个没落贵族

三新村里濛烟雨,老关岭上风清扬

我的大伯泥菩萨

外公外婆的那些陈年往事

李国春

李鸿章家族在桐城的财产

父亲和我的前世今生

风尘岁月里双港老街的记忆

父亲一生数次绝处逢生的故事

责编:小小方

审核:一苇过江

胡堡冬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儿童白癜风的饮食症状是怎样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大概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zy/40314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