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这个村成了先进典型案例两次上央视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为内容的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程,宣传推广各地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涌现出的先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好典型引路和示范引领作用。市委组织部精选汇编了一批先进典型案例,现将他们的做法陆续予以刊发,供各地学习借鉴。

筑党魂促发展鼓精神干事业

——桐城市孔城镇桐梓村特色工作经验介绍

▲孔城镇桐梓村村部外部整体

基本情况

桐梓村位于孔城镇中心区域、孔城河畔。古桐城八景之一的“桐梓晴岚”景观就在该村。全村44个村民组,人,有种植大户3户、养殖大户2户,双培双带示范基地2个,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两委成员7人,设党总支1个,下辖3个支部,6个党小组,名党员。

过去桐梓村虽在镇区,但村部灰暗破旧,村集体无收入,村子工作无特色,在全镇22个村(社区)中默默无闻。近年来该村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工作,打造亮点,年来两次走进了央视,其中一次还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美丽乡村建设点

走近桐梓村村部,造型流畅的党群服务中心的东面立有规范雅致的党建长廊,南面是文明创建长廊。党群服务中心周边有埂岸杨柳婀娜的鱼塘,貌似公园的美丽乡村建设村庄——张苑新村。“啧啧!”桐梓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雅致外观以及美丽景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年9月,新疆代表团考察参观党建工作

1

夯实阵地提形象党建引领促发展

桐梓村党总支书记赵决高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鼓足干劲,利用地处镇区的地理资源优势,抓住桐城市“整市提升、整镇推进、村村过硬”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提升的契机,多措并举谋划村级阵地建设。

▲省党员电化教育中心主任詹国庆到孔城镇调研走访

投入万元,建设了占地面积平米、建筑面积平米的以农民文化乐园和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为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年10月投入使用,设有80平米的一站式为民服务中心、平米的党员活动中心,完全按标准化建设要求打造,各类服务室、宣传栏、公示栏一应俱全。

为进一步提升阵地建设标准,打造“亮点品牌”,该村紧紧围绕市委组织部提出的“五个一”要求,提炼出村级主题、创制了村级徽标、设置了党建文化长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村党总支书记赵决高经常带领村“两委”班子出去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并同安徽广播电视报社党总支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实现了互利双赢。

倪墩组的党员刘定山创办了安徽先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倪维国创办了生猪养殖场,曹庄组袁超创办了“安徽袁霖绿化有限公司等,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解决了部分贫困人口就业,带动了共同致富。

▲组织村两委到合肥学习

同时注重产业打造,发展特色经济。主抓富民产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村手工米面走进了央视新闻直播间。随之桐梓米面名声鹊起,远销各地。

加大对“金实稻虾共养基地”的政策性支持,使该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致富。

▲重阳节敬老院送欢乐

2

以点带面美村庄村民自治创特色

▲桐梓村美丽乡村建设点

几年前的桐梓村脏乱差十分的严重,如今却秀丽得像一幅画,这得益于这两年的美丽乡村建设。村“两委”班子有股精气神,积极向上争取,使村成为了年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张苑新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科学规划,注重整体架构与微型景观融合、乡土元素与个性打造协调,实现与周边环境和谐。

科学制定施工方案,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硬化,后造绿,先基础,再提升”的原则,分层有序推进各项工程建设。在张苑新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上,该村民组党员模范带头,积极配合。在交通便利的省道两侧,高标准建设了11个村民组安置点。村民的人居环境大幅提升,以点带面的美丽乡村建设构想逐步变为现实,建成后的美丽乡村村容整洁,绿树成荫,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房屋、围墙立面粉刷一新,过去窄厌的田间小道已经拓宽,供村民农田灌溉使用的小农水工程正在改造提升,绿化、美化工程也在同步推进,改水改厕工程正在启动,投人5万元新建的村民休闲广场已经投人使用,广场宣传栏上“党旗飘扬,建设美丽新农村”的红色标语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分外耀眼……汪庄村民组属自然村庄,有52户人,居住点相对集中,整体经济条件较好。年村民组被省民政厅确认为全省“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单位”。

桐梓村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开展。在汪庄设立了村民自治小组党支部,把党支部设立在村民小组,这是桐梓村党建工作的一个大胆尝试。村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积极参与“三大革命”行动,筹工筹劳,改变脏乱差,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以农村“三变”为切入点,整合塘口、闲置土地,让村庄富裕起来。各级领导在实地查看后对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3

文化振兴结硕果文明创建树新风

▲孔城镇桐梓村旗袍秀

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乡风文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桐梓村常态化开展“桐梓好人”、“良好家风”评选,每年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营造人人崇德向善,个个争当表率的良好风气。年桐梓村创新举办的农民国庆旗袍秀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桐梓村农民十番锣鼓队

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摒弃村民陋习,村在服务中心边建设了乡村大舞台。

党总支牵头,组建农民文艺活动班子,购置了3万元的器材、道具,常态化开展农民娱乐活动,每逢重大节日,村文艺表演队都举办大型文化演出,还创新举办了多次农民NBA篮球赛。

▲桐梓村农民文艺队旗袍秀

专家点评

党建是一切事业的魂,一个村子不能缺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桐梓村,这样一个在过去毫无名气毫无特色的村,如今成为桐城市的一个党建品牌村,一个各方面都十分靓眼的村,这得益于村“两委”一班人紧抓党建,创新发展。有了魂,有了精气神,什么事情都能干好。

来源:市委组织部农组办桐城先锋网孔城镇

桐城在线广告合作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zy/40337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